东莞发布130万字方言调查报告:收录32个镇街方言 留住东莞历史记忆

东莞发布130万字方言调查报告:收录32个镇街方言 留住东莞历史记忆

8万条录音将永久保存和广泛传播

庄初升认为,东莞方言调查报告地域方言的多样性,是地域文化多元化的最重要表现,一种方言消失了,也就意味着这种方言所标志的族群民系和所滋生的文化认同随之丧失或者褪色。

“这几乎成了学界和民间的共识。具体到东莞方言,它无疑是东莞传统地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也是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庄初升表示。

市档案馆馆长翟婥莹表示,开展东莞方言建档工作,是传承和记录方言的重要形式,是东莞市档案馆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重要职责的具体实践,是留住东莞历史记忆的有效手段。

2014年,东莞市印发《建立东莞方言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建立东莞方言档案”项目,东莞也成为全省首个开展方言建档的地级市,为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庄初升指出,在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开展前一年,东莞就制定和颁布了《建立东莞方言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东莞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放务实精神。

“《东莞方言调查报告》的正式出版,不是东莞方言建档工作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翟婥莹表示,接下来还要探索更多方言建档成果的利用方式,深度挖掘和开发方言档案资源,形成具有文化魅力的东莞方言文化作品,充分发挥方言档案在宣扬本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方言保护意识,唤醒记忆、激发乡情、凝心聚力。

为了更好扩大东莞方言建档成果的影响力,市档案馆现场向市社科联、市方志办、市图书馆、市文化馆、莞城图书馆、各镇街档案馆等多个单位赠送《东莞方言调查报告》。

东莞市档案馆还在一楼查阅大厅设立了东莞方言档案视听室,汇集了全市32个镇街方言的语音视频资料,市民只要走进这里,就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莞方言进行视听体验。市民还可以在视听室即兴录制自己的东莞方言音频,市档案馆会把符合标准要求的音频进行归档,永久保存下来。

庄初升表示,本书出版之后,我们将继续协助东莞市档案馆,尽早把我们所录制的超过8万条的有声语料建成有声语料库,供永久保存和广泛传播,助力东莞市语言资源的保护挖掘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知多D】

近130年前已有东莞粤语记录

在汉语方言地理上,东莞位于珠江三角洲粤语和粤东客家方言的接合部,尽管只有粤语和客家方言两大类本地方言,但因为都属于边界方言,所以显得特别复杂。

就粤语来说,几乎每个镇街的口音都不同,甚至同一个镇街的不同村落口音也有所不同,有的差别甚至还非常显著,到了相互无法通话的程度。就客家方言来说,樟木头、清溪、凤岗与大岭山、东城的口音也明显不同。

庄初升介绍,早在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就有东莞粤语的记录。清末莫韶阶、唐芝房校正的韵书《字汇校正》是一部方言韵书,系统辑录了东莞粤语的语音系统。民国出版的陈伯陶《东莞县志》,则收录了不少东莞粤语词汇。根据东莞文史名家杨宝霖先生的考证,《字汇校正》的第一作者莫韶阶是东莞茶山人。

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东莞粤语始于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汉学家波乃耶和桑特思分别在《中国评论》上用英文发表了《东莞方言》和《粤语东莞方言》这两篇文章,报告了石龙粤语的概貌。早在100多年前,波乃耶已经意识到将来交通越来越发达,东莞的方言数量会不断减少,要趁早作记录。

我国学者关于东莞方言的研究,比较重要的有王力、钱淞生两位先生于1949年发表的《东莞方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东莞方言研究的著作不断涌现。1993年,暨南大学文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陈晓锦很早就出版了《东莞方言说略》,而后还出现了以东莞方言研究作为专题的博士论文《东莞话和广州话词汇比较研究》《东莞粤语语音研究》。

东莞本地文化人如李吉劭先生和陈贺周先生,在2012年、2013年及2015年,分别出版了《东莞音字典》《东莞方言分类词典》和《莞语探源:东莞方言语音研究及词语考释》,非常值得称颂。

关于作者: admin

相关推荐

功放芯片之争:功放3116与3886,谁更胜一筹?LDZS338功放机深度测评
胼胝怎么彻底去掉啊

胼胝怎么彻底去掉啊

365bet官网娱 08-15
微信视频号如何赚收益?视频号玩法有哪些?